和謝媽媽認識快40年了,老人家一直把我當成小女兒寵愛,有時候又像是她家最驕縱的小孫女似的。從未滿20歲到現在年近耳順,只要逮著機會我就去她家小住幾天。
91歲的謝媽媽是虔誠的佛教徒,長年茹素,從年輕到老天天早起誦經,雖大字不識幾個,經文卻能一字不漏,記性特佳。如今體力雖逐年衰退,電話鈴響一定搶先接聽,因為,她最想聽到親友的噓寒問暖。
謝媽媽年紀大了之後反而更愛聊天,接了電話就連珠炮似地打開話匣子,且內容少有重複,唯一的例外是總不忘叮嚀我:「有空來玩,身體多保重,不要再亂花錢買補品、買禮物……」
每次和謝媽媽閒話家常,總是捨不得掛斷,就怕哪天撥通電話,卻再也聽不到熟悉的聲音。我們就像母女又像祖孫般,在電話中聊個沒完,從以前的點點滴滴至目前的瑣碎細節,逐一報告。
那天,謝媽媽不經意地長嘆了一聲,我以為她身體不舒服,還是有什麼心事不敢跟兒女說,趕緊關心詢問一下。想不到,竟因此得知謝媽媽藏在心裡頭40年的祕密。
原來,當年我第一次上她家小住數日,兩老見了,就決定選我當媳婦,只是不敢跟兒子開口。每次我前去拜訪,他們總會找機會要兒子多陪陪客人,茶餘飯後也盡量給我們獨處的機會。怎麼知道,兩個年輕人還真不來電,一晃眼已各組家庭,各自快當爺爺、奶奶了,而謝媽媽存在心底的祕密,也沒敢跟任何人提起過。
謝媽媽說,如果那年敢大膽提親,也許我真就成了謝家媳婦,一老一少的情感可能會更深厚;但也可能會嚇到我,從此不再往來。她在電話中有感而發地說:「誰和誰可結髮一輩子,需要因緣具足,勉強不來。雖說一個念頭錯過,可能就無法彌補,但我們兩家人不當親家當至友,反而比親戚更親密、來往走動得更勤,也是幾輩子修來的緣分……」
回想老人家的一席感慨,心底的觸動豈是三言兩語可說盡。相識40載,雖無緣當一家人,除了年節禮尚往來,平日好吃、好喝的更是從未間斷過。我何德何能,受一個老菩薩如此疼寵?沒有婆媳緣分卻有母女般的情分,是幾輩子都修不來的福報,自當感恩、惜福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