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青年日報副刊2010/08/28
  精神生活的追求──談情趣






◎吳東權
情是情緒、感情;趣是趣味、興趣。
情趣,原是形而上的形容詞,它是人類精神領域的提昇與追求、生活過程的享受與感知、審美感覺的欣賞與品鑑、心理作用的滿足與愉悅。這個「趣」字,有很多種解釋,和「情」字聯用,可作心志、意向、韻味、感受解。陶潛詩:「但得琴中趣,何勞絃上聲。」王昌齡詩:「所嗟異風俗,己自少情趣。」可見這情趣端視各人的心境意態如何,其品味與感知的深度便各有差別,所以有人追求的情趣高尚而幽雅,有人卻放棄精神上的感受,轉向短暫刺激的物欲與肉慾追求情趣,因而情趣遂形成了兩個極端,名同實異,高下有別。
朱光潛的《美學》中曾有一章專論情趣與意象,古人均認為「詩必有情趣,美必講境界。」這情趣在文學、美學中佔有極重要的核心價值,因為作品中如果欠缺情趣,不但沒有韻味,而且失去美感,它已成為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逐步追求審美怡情的一種高尚品味,「萬物靜觀皆自得」,從萬物的自得情態中,讓我們體味到其中的情趣,體現到美妙的佳興;花香鳥語、鳶飛魚躍、山嵐水色、雲移風動,以至於淺斟小酌、談天說地、遊山玩水、賞月觀星,均有無窮的趣味、不盡的佳趣。清儒陳繼儒在其《小窗幽記》中特別強調生活的情趣,他把「趣」字運用得極為廣泛:「雪後尋梅,霜前訪客,雨際護蘭,風外聽竹,固野客之閒情,實文人之深趣。」這種情趣,何等逸興!「燈下玩花,簾內看月,雨後觀景,醉裡題詩,夢中聞書聲,皆有別趣。」這種別趣,多麼優閒!「閑談古今,靜玩山水,清茶好酒,以適幽趣。」這種幽趣,令人嚮往。所以這個趣字實具無限情調,不僅只是上述的深趣、別趣、幽趣,幾個好友相處,更有無盡的湊趣、風趣、逗趣、打趣、笑趣,難怪前人常用「饒富情趣」、「情趣盎然」、「情趣橫生」、「田園情趣」、「審美情趣」、「生活情趣」等等詞句,形容精神生活上的情態。
筆者鑑於有些銀髮族不懂得享受情趣,把生活過得非常枯躁,所以曾經寫了一本《銀髮情趣》,臚列四十五種生活情趣,提供採擇,如散步詠涼天、老友集會樂陶陶、山登絕頂我為峰、唯有飲者留其名、寒夜客來茶當酒、松蔭花影滿棋枰、最有雅趣是蒔花、好鳥枝頭亦朋友、臨水知魚樂、書卷多情似故人、練字是藝術體操、背誦詩詞入夢鄉、新興的聽講族、旋律的奇異功能、玉人何處教吹簫、萬事無心一釣竿等,各有情調,互生雅趣,真正想享受精神生活高尚情趣的人,值得參考一閱。
情的格調有高低,趣的品味有深淺,時代在進化,生活在演變,因此近來情趣也隨之而變質,原屬典雅的感知竟被庸俗的感性所瓜代,竟以情趣代表肉慾性愛,因之有所謂情趣商店、情趣內衣、情趣用品、情趣刊物等等,把情趣二字抹上了一層色情的外衣,幾乎遮蓋了原來的意態,真為傳統的情趣叫屈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默子 的頭像
    默子

    默子的部落格

    默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