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年日報副刊22010/08/17   寫作也是一種布施







◎王鼎鈞
佛光山注重以文字弘法,文風鼎盛,作家輩出,永固法師是其中之一。他來主持紐約的佛光山寺,大家見識到他的散文寫得很好。永固法師帶動了居士們寫作的風氣,也引起華文文壇的注意。難得的是華文大報世界日報請他在周刊上開闢專欄,難得的是他也答應了,法師當然是以專欄為弘法度人的平台,報社當然是要提高大眾閱讀的興趣,二者常常顧此失彼。法師能夠融合為一,足證他有出眾的文學境界和表達技巧,報社慧眼識才,不拘一格,也是泱泱大風。



就作家的角度看,報紙號稱媒體,他和讀者大眾之間必須先過媒體這一關,然後再和大眾接通。永固法師顯然了解報紙的性能,善於使用此一工具,他先使報紙做第一順位的受益人,然後讀者大眾成為第二順位的受益人。他也以同樣的智慧使用了廣播,一位法師了解眾生的需要,易;了解媒體的需要,難。永固法師能夠兼籌並顧。



永固法師文章的風格一為婉轉(善巧方便),一為純正(光明潔淨),洗盡散文的煙火。他的語言簡潔生動,善於使用小故事產生譬喻和暗示的作用,讀來一覽無遺而回味久長,於是主編和讀者皆大歡喜。他法務繁忙,但專欄一貫有恆,從未間斷,而且精致圓滿,從未減色。每週一篇,從容自然,生機飽滿,為有源頭活水來。於今人雖離去,文章未斷,道心文心,萬里一脈。



紐約有個「九九讀書會」,常有趣味相同者聚在一起,大家為寫作而讀書,因讀書而寫作,不薄今人愛古人,也曾四次從永固法師的專欄中選取範文,觀摩取法。法師寫過一則小故事:阿根廷的一位高爾夫選手贏得一筆獎金,他把錢送給一個素不相識的婦人,因為「她的孩子重病垂危,緊急需要一筆醫藥費來挽救」。幾天以後,警察告訴那位選手上當了,那婦人是個騙子,根本還沒有結婚。那選手的反應是:「太好了!你是說根本沒有一個重病將死的小孩?這是我這個星期聽到的最好的消息。」我們曾以他的這篇文章為例,探索文學作品的「境界」,也曾以他的這篇文章為例,鼓勵打破固定反應,從事創造性思考。



他另一篇文章的標題是「不是為了生氣」,主題顯然是教人「去嗔」、「去執」,他說了三個小故事,一個比一個精采。佛陀說法,長於寓言,後世輯有〈百喻經〉、〈雜譬喻經〉等書,一向列入文學作家的書單,永固法師顯然盡得其訣。前賢說「藝術的奧祕在隱藏」,其效果反而欲蓋彌彰,這正是我們的功課。永固法師談佛法,有隱有顯,有時顯中有隱,隱中有顯,給我們很多啟發。



對法師而言,寫作是他的布施,是法布施也是無畏布施。文學可以是布施的工具,弘法的手段,「弘」是擴大、發揮、照明、演繹、變奏、和聲,而不是重複背誦和輾轉影印。專欄登在報紙上,秀才不出門,機緣送上門,家家戶戶都是有緣人。當今佛門,星雲大師最接近人間眾生,長於使用文學接引,效用卓著。永固法師直接受教大師門下,一貫相承。



九九讀書會有八人皈佛,會員們稱為八大居士,他們有共同背景,會心之處尤多。讀其文,想像其人─大師如將帥,法師如保母;大師如演說,法師如談心;大師如篆隸,法師如行書;大師如鐘鼓,法師如琴簫;大師如森林,法師如花圃;大師如江河,法師如噴泉;大師如星,法師如雲。



現在永固法師的專欄要出版單行本了,這是好消息,「書」是對專欄文章的最大肯定,保存文章最好的方式,也是傳播文章的新起點,專欄入書,也好比修成了正果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默子 的頭像
    默子

    默子的部落格

    默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