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MG_5968IMG_5969IMG_5972IMG_5973IMG_5971IMG_5970  

人生萬花筒-- 做個老當益壯的樂活族
  2013/10/3 | 作者:文與圖/默子 | 點閱次數:96 | 環保列印    
  字級: 大字體 一般字體 小字體
 
 
  • 圖/默子
    
休閒假日愛往郊外鄉下踏青走馬看花,這一天來到聞名遐邇的無米樂屬地,悠閒遊走巷弄中,當地出產知名的五○年代復古阿媽的LV包包「茄芷袋」,還有供給包裝玉米蒜頭等農作雜糧的網袋,除了工廠大量機械化生產外,還有一群幕後工作者幾乎天天在針車前埋頭苦幹。

巧遇一位八十歲阿媽,邊哼歌邊車袋子,一個才八角的工資,她樂在其中,耳聰目明身強體健,獨守一座平房,假日兒孫都會輪流回來作陪,慶幸家鄉有此手工可忙,閒不住的阿媽根本不想去大都會長住,經常有鄰居來串門子,偶爾有像我一樣的遊客好奇地來聊天,她笑呵呵地說這樣的日子過得多快樂、多自在!

手腳沒閒著的阿媽健談地天南地北和我聊得盡興,從年輕說到年邁,一甲多的稻田就他們夫妻倆耕作,四個孩子要養要栽培,還有公婆要侍候,雖然有妯娌,但公婆習慣和他們一起住。

阿媽一大早就得上田裡忙農事,公婆的飲食起居也不能怠慢,夫妻倆餓肚子不打緊,四個子女得要顧到,一群雞鴨更是不能忽略,天天都像陀螺一樣忙得團團轉,難得歇息。日子就這麼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地不停打轉,沒有機器代勞,全靠雙手雙腳一步一腳印走了過來。

現代人看到的都是收成期,總以為是老天爺自動送上門的好收成,那幾十年的克勤克儉、胼手胝足,豈是外人能體會的?來串門子的鄰居也不忘加入話題,從年輕時埋頭苦幹、做牛做馬、日夜操勞,牢牢記住古早人說的:「做牛嘟犁、做人嘟磨。」不管是家事還是農事都要親自做,「阮那無做,無人ㄟ做。」阿媽說,為了一大家子過日子,再苦再累都要撐下去,咬緊牙關,淚水往肚裡吞,天天都有做不完的工作。

總算苦盡甘來,熬出頭了,可以含飴弄孫,樂逍遙,但阿媽說:「庄腳住慣習了,去大都市不合啦,趁自己擱ㄟ做,加減做,兒孫自有兒孫福啦!」老人家守著老房子,有手工可以打發時間,不光是為了賺錢,踩踩針車、穿穿牛筋線、摺摺袋子,不管是茄芷袋還是打包網袋,都難不倒阿媽的巧手,只要來玩的遊客能盡興地在家鄉遊玩,老人家就像小孩子一樣眉開眼笑。凡走過必留下足跡,原鄉小旅行不只是相機留下紀錄,也打從心底生起知足、感恩與惜福之情。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默子 的頭像
    默子

    默子的部落格

    默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