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間福報家庭版【鄉居筆記一00】過年的送往迎來















 2012/12/31|作者:默子















 年關將至,婚喪喜慶時有所聞,送禮的文化是國人最注重的禮儀,隨著往來分子禮尚往來小有差異,唯一不變的是發自內心的虔誠,偏遠農村深居簡出,偶有受禮必定回饋,自家豢養的家畜家禽,田裡種的稻米、五穀雜糧、蔬果青菜、豆類瓜果,送者大方受者實惠。

米缸裡剛磨好的稻子是精品,識貨的遠親、少有往來的友朋都能感受領會;院子裡當下立即採摘連根帶土的青菜、地瓜是上品;屋簷下晾著的蔥蒜也不遑多讓,久久見一台豪華黑頭車駛進村子,就知道又有哪戶人家來了貴客,就像看熱鬧一樣不錯過,小朋友一定呼朋引伴一起去見識見識。

看見一群小朋友呼嘯而過,就想起童年的光景,匱乏的年代,心裡想的就是肚子餓了有什麼東西可以果腹,把肚子餵飽才能夠睡大覺,三餐溫飽不只是大人的憂慮,也是小孩子的擔憂,於是孩子最愛逢年過節,也最盼望親朋好友的來訪。

最受歡迎的是那些每次出現,就大包小包的親戚,和久久來一次就有吃不完糖果餅乾的至友,偶爾聽到長輩聊起某某人,明知插嘴會被瞪白眼大聲責罵:「囝仔人有耳無嘴……」,還是忍不住插上一句:「那個誰好久沒來了?」不是關心對方為何沒來拜訪,而是盼著他們的慷慨好禮。

有些親友一出現,就是有事相求,不但空手來,回去時手上也沒閒著,一來就是坐個老半天,站在門後偷聽緊張細數時間,為什麼還不走人?廚房裡的飯菜只夠一大家子食用,這下子又要挨餓了。留下的時間愈長,餓肚子的指數愈高,甚至一來就是兩、三天,米缸早已見底,還不能趕客人,一不當心說溜了嘴,不難想像父親的拿手料理「竹仔枝炒肉絲」伺候,鞭在身上的深刻印象,只要嘗過一回,就不敢多言不敢造次。

「平常時日不愁吃喝,人家就是很欠缺,走頭無路才來投靠,這麼一丁點忙都幫不上,豈不是要斷人後路?」根本聽不進去那些長篇大論,記憶最深的是父親的家法籐條,只有鞭打才會深刻烙印,永不再犯。想想就為了不讓肚子挨餓,有必要如此嚴懲重罰嗎?記下了,不管什麼客人來訪,一律躲得遠遠的,但有幾個例外。

只要聞到香蕉特有的果香,就知道那個在加油站工作的姨丈來了。一台腳踏車什麼都沒有,就是一條花布巾包了一大串香蕉,那香味太具吸引力了,永遠在腦海裡浮現著。

在白河小鎮種水果的舅公,幾年才出現一、兩次,龍眼、橘子、柳丁、綠竹筍、蓮子、蓮藕粉,真是太奢華了,回程時還把我們帶回去住上好幾天,那些天才真的像野孩子,天天在果園裡奔跑,玩瘋了,才依依不捨搭乘三輪車返家。車上的果子可以讓我們當花果山的美猴王吃個過癮,要不是母親千叮嚀萬囑咐留一些要拜拜用,怎可能放到忘了、餿了、酸了。

外公外婆是最迷人的客人,什麼人不來都沒關係,可是他們兩位一定要來,有吃有喝,還有零用錢,至少有幾毛錢可以偷偷跑去雜貨店、學校福利社,也只有那時候才知道店裡都賣些什麼,才能體會幾個家境富裕的同學是怎麼個吃喝玩樂當孩子王。什麼是鹹酸甜(蜜餞)和家裡未曾出現過的零嘴,都是外公外婆來才有的福利。

年歲愈大,童年往事回憶愈深刻,每每碰上節日,就會聯想起小時候的種種甜蜜溫馨及酸甜苦辣,升格當一家之煮二十餘年,更能貼切地體會掌管吃喝的重責大任,「食果子拜樹頭,飲水思源頭」,一粥一飯當思得來不易,知福惜緣感恩回報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默子 的頭像
    默子

    默子的部落格

    默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